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建筑行业的底层逻辑。近年来,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市建委”)着力在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能管理、智能运维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AI技术与建筑行业深度融合“杭州模式”,促进建设领域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为全国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杭州的AI产业基础与建筑行业转型契机
杭州的AI产业生态以“认知升维”为核心,形成从底层算法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这种技术集群优势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
阿里云突破传统IT架构构建的云原生体系,为建筑行业搭建“数字孪生”的基础平台;杭州市建委基于“政务元宇宙”基础应用方案,开发建设工程招投标AI智能客服,让政务服务更智能、更高效;品茗科技依托施工安全计算(危大工程专项方案设计)等核心技术,构建以技术管理为切入点的生成式AI技术矩阵,推动技术管理从“人找知识”向“知识找人”跃迁;这种“硬核技术+垂直场景”的协同创新模式,正逐渐重塑建筑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AI与建筑行业融合的“杭州模式”
建筑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土地资源集约化要求推动“空间价值重塑”,“双碳”目标倒逼“绿色建造转型”,城市更新需求催生“智慧运维革命”,这些行业痛点与AI技术特性的深度耦合,形成了独特的转型驱动力。
在设计环节的认知更新方面,杭州市建委编制《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发展三年计划(2023—2025年)》,印发《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方案》等,推动和指导龙头设计企业和建筑业企业,探索研究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驱动的全过程智能化BIM模型,实现AI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生产环节的迭代升级方面,杭州市建委落实推优评先、财政奖补、绿色金融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装配式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BIM数据驱动智能化生产线,有效衔接设计、施工与生产环节,通过IoT(物联网)和AI技术推动生产设备在线联动,实现装配式生产企业自动化排产、标准化生产。
在施工方式的技术革命方面,杭州市建委通过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加快发展智能建造产业链群,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浙江建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AIGC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问答系统研究与应用”,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决策辅助。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实现施工工艺全链条智能化,降低高危环境下人工操作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在智慧工地的全链路赋能方面,杭州市建委以“浙里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平台,推广智慧工地集成应用,集成基坑自动化监测、远程AI视频监控等十余个应用场景,主编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视觉AI识别技术,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化感知网络。浙江省建工集团运用“基于AI的无人机-机器人施工-运维全周期自动化巡检应用”,构建施工-运维全周期智能巡检体系。
在建筑运维的可持续升级方面,杭州市建委以CIM(城市信息模型)为切入口,探索AI技术在智能运维中的创新应用。目前,杭州CIM平台已完成三期开发任务,汇集19大类90小类城市数据,实现工程地质勘察智护、地下空间隐患智防、城市更新专项应用等10余个“CIM+”应用场景。下一步,杭州市建委将深挖智能建造和BIM应用场景,推动全市在建工地智能装备、BIM与CIM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互通,探索建设领域大数据、AI模型与CIM平台深度融合,推进工程项目全量数据治理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杭州的创新实践表明,AI与建筑行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重构生产流程、变革管理模式、创新服务形态,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建造、智慧服务”的新业态进化。这种“场景创新-技术突破-生态重构”的螺旋式发展模式,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参考。
(作者:俞佳凯 方振军 作者单位为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该文章来源于钢构宝APP,请下载钢构宝APP,客服4001392998/四零零--一三九--二九九八 https://www.zwgg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