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期待更多建筑“绿”起来

发布时间:2025-03-30

作者:罗琼(天津市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建筑墙体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能发电的光伏板;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手段更多元,建筑用能结构更绿色……我们身边的建筑正变得更“绿”更“聪明”。


和许多“会呼吸”的生命体一样,建筑也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据梳理测算,全国存量建筑中有近40%为非节能建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是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提供了政策牵引。去年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强调更大范围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


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各地在财政补贴奖励、税收、审批流程、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日益丰富,涌现出一批优秀绿色建筑。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约118.5亿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2.7万余个,2023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当前,我国绿色建筑产业从关注建筑的形式与空间效果,转向更注重物理性能、使用行为、资源利用等,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优化建筑布局,追求资源投入减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居住体验舒适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减少对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占用与破坏,建筑效果从关注空间密闭性、设施高效性转向更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技术创新是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建筑领域的企业应加大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积极应用光伏技术、再生材料、固废处理、高效设施、装配建造等节能降碳技术,满足市场对绿色低碳建筑的需求。如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减少建筑运营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采用节能设备与技术,如高效隔热材料、太阳能电池板、LED照明设备等,降低能源消耗与成本;应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减少用水量与水费支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降低建筑能耗,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动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智能控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设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建筑体系和流通体系,带动绿色建筑上下游相关产业升级,推动绿色环保产业成长为支柱型产业。因此,绿色建筑业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工业化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为技术支撑,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以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为重要条件,聚焦技术、模式、理念上的创新与变革,提升建造质量效率、环境友好性及人文关怀精神,推动绿色建筑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有数据预测,未来10年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球绿色建筑革命有望在2030年前释放1.8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要更大范围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支持一些基础好的地区探索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应既包括上游的绿色技术研发与咨询、绿色设计、绿色原材料生产产业,中游的绿色安装施工、绿色建造、绿色装饰装修产业以及下游的绿色建筑运营维护、绿色建筑拆除与回收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业,还包括建筑建设运行全过程涉及的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第三方检测评价等。未来,应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建立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化激励机制;打造产业链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产业链上各相关主体间的协同;加快绿色建筑业标准体系建设,并形成行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与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共同推进绿色建筑创新发展;深入开展面向大众的绿色建筑科普教育,创建相关绿色低碳科普教育基地,让绿色知识、绿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关系到绿色技术革新,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我们期待更多建筑“绿”起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让未来城市建设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更加智慧健康。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0日 02版)


该文章来源于钢构宝APP,请下载钢构宝APP,客服4001392998/四零零--一三九--二九九八 https://www.zwggb.com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或出处不详。转载此文或图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地址:ganggoubao@zwggb.com

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度全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度全

2025-04-05
各区住房城乡(市)建设委(房管局)、发展改革委、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扎实做好“十四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4年度全...
全国政协委员颜建国:加快推广模块化集成建筑

全国政协委员颜建国:加快推广模块化集成建筑

2025-04-05
当前,全国各地正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但仍存在行业标准规范亟待完善、政策引领及示范项目推出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加快模块化集成建筑的推广落地—— 一、 参考装配式评价标准及装配式规范,将模块化集成建...
关于《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江西省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关于《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江西省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2025-04-05
赣建办文〔2022〕131号 根据《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赣建办文〔2022〕131号)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江西省建筑...
中南院李霆大师: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中南院李霆大师: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5-04-05
引言 智能建造的本质,就是软件化的工业建造技术和由软件定义的生产关系;智能建造的主要矛盾是建造各环节及各物理系统的相互独立性,与数字系统要求连续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形势可谓“已是悬崖...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管理手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V1.0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管理手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V1.0

2025-04-05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限额以下小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指导参建单位和个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安全文明施工...
什么是“好房子”,怎么造“好房子”?浙江“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技术论坛共话新方向

什么是“好房子”,怎么造“好房子”?浙江“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技术论坛共话新方向

2025-04-05
今年全国两会,“好房子”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全民关注和热议。什么是“好房子”?怎么造“好房子”?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技术论坛,众多业内...
广州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5-04-05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肃查处资质申报弄虚作假和人员“挂证”行为,根据《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建市〔2011〕200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
西安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监理日志、安全日志及项目负责人带班记录内容及填写要求

西安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监理日志、安全日志及项目负责人带班记录内容及填写要求

2025-04-05
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建设、施工、监理企业: 为进一步落实房屋市政工程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安排,强化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履职尽责,提升建设项目本质安全水平,按照住建部、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