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G20Mn5铸钢节点
铸件壁较厚时,其表面与芯部冷却速度差别较 大,导致芯部结晶组织与力学性能明显差别于表面 部分。因而,较厚铸件的组织性能比较薄铸件要 差,其强度、伸长率、冲击功等力学指标亦会随壁厚的增加而降低。试验结果表明,30 mm基尔试块与 </>500~</>600 mm试棒芯部相比,后者抗拉强度下 降约10%,屈服强度下降约25% ,伸长率、面缩率 和冲击功下降约40%。因此,设计时不宜选用过 大的壁厚,否则应考虑相应力学指标的降低。目 前,中国和日本的铸钢材料标准均未列出壁厚分组 及相应的指标值,但中国标准在附录条款中说明所 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可用于壁厚小于WO mm的 铸件,并且屈服强度值还可用于t >100 mm铸件的 设计;德国1992年DIN17182规定了不同壁厚的不 同强度等力学指标,但2005年修订后的DIN EN10293则取消了壁厚分组,同时对G17Mn5QT, G20Mn5N只规定了壁厚50 mm与30 mm以下时的 力学性能指标,G20Mn5QT规定了壁厚100 mm以 下时的力学性能指标。参照德国标准和工程经验, 建议铸钢件最大壁厚取为150 mm,此时其屈服强 度及强度设计值应予折减。铸钢件的铸态组织取决于化学成分和凝固结 晶过程,一般存在较严重的枝晶偏析、组织极不均 匀以及晶粒粗大等问题,需要通过热处理消除或 减轻其有害影响,改善铸钢件的力学性能。此外, 由于铸钢件结构和壁厚的差异,同一铸件的各部 位具有不同的组织状态,并产生相当大的残余应 力。因此,铸钢件尤其是合金铸钢件,一般均应以 热处理状态供货。当铸件尺寸较大、壁厚较厚时, 宜以正火状态交货;尺寸较小并对性能要求较高 时,宜以调质状态交货。目前国内铸造厂商缺少 超大型淬火池,对特大型铸件调质后的变形也无 法控制,按国内近年来的生产经验,壁厚较厚的 G20Mn5铸件釆用正火工艺处理后亦可保证较高 的应用性能。
737浏览量
0评论
2024-06-17 09:13:02
{{total}} 条评论
{{item.nick_name}}
{{item.province_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_time}}
{{item.reply.nick_name}} 回复: {{item.reply.content}}
{{item.reply.create_tim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