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1.2842材料基本特性 物理与机械性能
1.2842的化学成分经过优化平衡,兼顾强度与加工性能: 碳(C):0.85%-0.95%,形成碳化物强化基体,奠定高硬度基础; 锰(Mn):1.80%-2.20%,扩大奥氏体相区,提升淬透性与抗冲击性; 铬(Cr):0.20%-0.50%,增强耐蚀性并细化晶粒; 钒(V):0.05%-0.20%,形成VC颗粒抑制晶粒长大,提高耐磨性; 硅(Si):0.10%-0.40%,辅助脱氧并改善热加工流动性; 杂质控制:磷(P)、硫(S)≤0.030%,确保材料纯净度。 钒元素的添加使碳化物分布均匀性提升至90%以上,晶粒尺寸稳定在5-8 μm。 三、物理与机械性能 基础力学性能 冲击功:22-33 J(室温); 延伸率:退火态33%,淬火态12%。 抗拉强度:退火态457-777 MPa,淬火态提升至1200 MPa; 屈服强度:退火态≥276 MPa,淬火后达1000 MPa。 退火态:≤220 HB,便于切削加工; 淬火态:58-62 HRC,表面硬度均匀性±1 HRC。 硬度梯度: 强度表现: 韧性指标: 特殊性能优势 耐磨性:滑动磨损试验中体积损失仅为SKD11的60%-70%; 导热性:热导率30 W/(m·K),有效降低加工过程热应力; 尺寸稳定性:热处理后体积变化率≤0.05%,适合精密模具制造。 四、热处理工艺与加工技术 标准热处理规范 阶梯预热:450-550℃初预热,减少热应力; 高温淬火:790-820℃油冷或180-200℃热浴淬火; 退火工艺:720-740℃保温2-4小时,炉冷至500℃后空冷,硬度≤220 HB; 淬火流程: 回火控制:180-220℃保温1小时/25 mm厚度,空冷后硬度稳定在58-62 HRC。 加工技术要点 冷轧变形量单道次≤30%,总变形量可达80%; 推荐使用聚晶金刚石模具进行深冲加工。 硬质合金刀具线速度60-80 m/min,进给量0.1-0.3 mm/r; 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 μm。 切削参数: 冷作成型: 表面强化技术: 渗氮处理:520℃×20 h,表面硬度≥1000 HV,耐磨层深度0.2-0.3 mm; PVD涂层:TiAlN涂层摩擦系数降低至0.3-0.4,模具寿命提升2-3倍。 五、核心应用场景 精密冲压模具: 汽车覆盖件冲模:承受≥800 MPa冲压力,寿命≥50万次; 电子接插件模具:精度±0.005 mm,适配0.1 mm厚度铜箔加工。 高载荷剪切工具: 钢板剪切刀片:剪切厚度≤6 mm冷轧板,刃口寿命≥10 km; 线材切割模具:适用于Φ0.5-3 mm钢丝高速剪切。 塑料成型模具: 注塑模芯:耐受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磨蚀,表面粗糙度维持Ra≤0.4 μm; 压铸模镶块:在300℃工况下硬度保持≥55 HRC。 特种切削工具: 螺纹搓丝板:加工M1-M12螺纹,单件寿命≥10万件; 精密铰刀:孔径公差控制±0.002 mm,表面光洁度Ra≤0.2 μm。 六、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 缺陷防控措施: 碳化物偏析控制:采用三次热等静压(HIP),孔隙率≤0.01%; 淬火变形补偿:基于数值模拟预变形设计,尺寸精度达IT6级。 检测标准体系: 金相检验:碳化物尺寸≤3 μm,分布均匀度≥90%;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灵敏度Φ0.3 mm平底孔,磁粉检测裂纹检出率≥99.9%。 供应形式多样性: 线材(Φ0.5-20 mm):适用于微型模具嵌件; 锻件(截面≤500 mm):用于重型冲压模具基体; 板材(厚度1-100 mm):适配激光切割精密加工。
4308浏览量
0评论
2025-03-15 14:59:47
{{total}} 条评论
{{item.nick_name}}
{{item.province_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_time}}
{{item.reply.nick_name}} 回复: {{item.reply.content}}
{{item.reply.create_time}}
查看更多>